博瑞智教育由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创立,专注家长教育20年,创办董进宇潜能训练营,中学生训练营,小学生训练营,青少年潜能训练营等课程!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400-678-5356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最新资讯 > 家庭教育资讯

博瑞智家庭教育:教你如何在假期轻松督导孩子学习

发表时间:2022-07-16 09:49 浏览次数:408

转眼间,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已经到来。

假期是孩子休息的时间,但休息不等于放纵,不等于可以把学习完全抛开玩个痛快!

所以,在假期,家长的督促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
很多的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这个问题上总是有很多的疑问,究竟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?博瑞智资深讲师杨彭嵛老师在他的精品课程《父母如何督导孩子的假期学习》中着重强调了家长首先一定要搞清楚“四个关系”。


第一:督和学之间的关系
第二:沟和通之间的关系
第三:知与行之间的关系
第四:亲与子合作才能共赢


01督和学之间的关系不少孩子长大后,曾一再反问自己: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?正确答案十分扎心:没有自律在学校,有老师管着,回到家,家长却没空管。小时候孩子为每一次逃脱父母的监督而欢呼雀跃,成年后才品尝到不努力的恶果。难怪有人说,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,就是让他随心所欲地度过假期。当孩子得到无底线的自由,他就会无底线地放纵自己。若自由过了度,人生的限度就会不断下沉,失去控制。很多年前,研究人员已经发现:


假如孩子放假时不学习,将会出严重的成绩倒退。

丢失了1个月左右的学习成果;
阅读水平倒退2个月;
开学后整整1个月,都在弥补这种滑坡。

然而,当老师一再强调孩子放假不等于放纵,家长务必做好监督和管教时,家长却抱怨:“我也想让孩子自觉啊,可他天生爱偷懒,管都管不了。”不然就是直接对孩子说:“你要自觉学习,不要总是让我督促。”杨彭嵛老师在这里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:无论我们怎么爱自己的孩子,都无法代替他学习,家长要把学习的责任移交给孩子。



学习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,家长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,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尤其是假期,就要学会让孩子自己负责。

就像“知了蜕壳”,外力的过度强化是不理想的,甚至将导致“夭折”,孩子的学习谁都无法替代,老师或者父母的“包办”只能毁灭孩子的求知欲,使孩子成为你的一个“学习机器”,这是一种悲剧。

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起主要作用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。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,才能超越自己,创造自己,走向成功。


02沟和通之间的关系


周国平曾说:“人和人之间,理解是特例,误解是常态”。

很多的家长和孩子之间,其实是没有沟通的,总是在自说自话,我们说话、给出指令,并不代表在沟通。

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:在命令和命令的执行之间有一道鸿沟,它必须由理解来填平。那我们和孩子平时的相处过程中,是如何理解的呢?杨彭嵛老师在课程中强调,在家庭中,沟通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谁说服谁,谁听谁的,它是一种建构理解的过程。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双方产生融合,进而达成理解。


杨彭嵛老师给出了一个小方法,大家可以试一试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如果孩子的观点我们不同意,不要着急去否定,可以这样说:“你说得对,在你看来事情是这样的,那你看我这样理解,有没有道理呢?”通过这样的方式,推动家长和孩子的视域产生融合,经由自我理解去理解他人。


我们在督导孩子写作业时,先不要直接去命令要求孩子做什么,我们首先要解决沟通的问题,这样才可以推动孩子的学习,沟通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督导力量。


03知与行的关系

想法,往往会决定做法,世界观决定方法论,其实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方法。

杨彭嵛老师在线下的课程中曾问过家长这样两个问题:

第一:如果我们预先知道孩子未来会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人物,你会怎么做?

第二:如果我们知道,五年以后和孩子的缘分将尽,你怎么做呢?
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,但有一点非常相似,那就是:绝对不是当下的这种教育方式,知道孩子未来是个伟大的人物,绝不会在意当下的他状态如何,知道几年后和孩子缘分将尽,绝不会逼着他学习,只是好好爱他就够了。


图片

是啊,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,我们为什么不能预先将孩子当成好孩子呢?孩子的自律除了来源于对规则的敬畏,更多的是来源于道德感。家长的信任,眼神、动作、传递给孩子的感觉,这些满满的安全感,都是他未来成功的垫脚石。


04亲与子合作才能共赢


传统父母认为孩子需要控制。现代父母有一点进步,认为孩子是不懂事的,需要指导。现代父母认为孩子要听话,父母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,必须把孩子管好。


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,孩子好比是父母请来的客人,但与一般主客关系不同的是,不需要孩子同意,他就会成为客人。

其实,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,是独立的生命体,有他自己的未来,有他自己的生命力。

图片


所以合作最好的方式是,当孩子说出他的喜怒哀乐的时候,我们要保持好奇、尊重,聆听对方的故事。父母要学会倾听,教育孩子不是给他讲大道理,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故事,读懂孩子的想法,将心比心、设身处地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。不仅要听孩子讲的那些事,更要听到孩子这个人是怎么回事,听懂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。听清楚了,听明白了,你就是孩子的伙伴、朋友、知心人、贴心人,所以如何去听很关键。


杨彭嵛老师提到:父母想改变孩子行为的时候,越是命令,孩子越反抗。强势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远,而友好地与孩子相处,才会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。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赢得孩子,而不是赢了孩子。亲子合作,才能实现共赢。


分享到: